2019年4月20日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的中國解剖學會第十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上,鑒于我校王之一老師在護理解剖學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此次換屆選舉中榮選為中國解剖學會護理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是迄今為止全國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教師在該領域擔任的最高學術職務,這充分顯示了我校解剖學科在全國的學術地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中國解剖學會(CSAS)于1920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創建,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自然科學一級學會之一,是全國從事解剖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社會團體,同時也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發展我國解剖學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我校人體解剖學教學始于1972年9月,1979年3月成立解剖學教研室。解剖學教研室創建四十多年來,始終傳承老一輩留下的優良傳統和無盡的精神財富。在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了全國優秀教師、中國解剖學會護理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三晉英才”等學科帶頭人,主編出版了國內手解剖方面的第一部專著《手的臨床解剖學》(1992年)和系列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出席了大量國內高層次的解剖學學術交流活動,發表了許多高質量的專業學術論文,創建了國內一流、省內領先、遠近聞名的人體科技館和數字解剖實驗室,承辦了“中國解剖學會第八屆護理解剖學研討會”,獲得了不少省部級的獎勵。上述成績的取得無不凝聚著我校歷代解剖人的智慧與艱辛,無不凝聚著學校歷屆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與熱誠幫助。這是解剖學教研室如今發展壯大的根基,更是鼓舞后來人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源泉!
2019年7月21日王之一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教授的合影
王之一老師目前擔任中國解剖學會護理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考融合教材建設評審委員會委員、山西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呂梁市政協常委,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1993年)、中國解剖學會科普工作先進個人、山西省中等職業學校省級學科帶頭人、“十一五”期間山西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先進個人、中國農工民主黨山西省委員會“優秀黨員”、呂梁地區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呂梁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多項榮譽,成功入選2018年度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三十多年來,他在解剖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殿堂里不忘初心,辛勤耕耘,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基層醫學人才,組織創建了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人體科技館和數字解剖實驗室,帶領團隊主編出版了國內手解剖方面的第一部專著《手的臨床解剖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解剖學基礎》等共20部,在《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等20多種專業雜志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國人第三腓骨肌的觀察”和“跟腱的形態觀測”中的解剖學數據被《中國人體質調查》(人民衛生出版社)一書收錄,“股骨骨髓腔的應用解剖”1996年榮獲山西省首屆青年科學大會二等獎。
人體科技館
數字解剖實驗室
近年來,我校解剖學教研室在解剖學教學、科學研究、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王之一老師此次榮選為中國解剖學會護理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為我校爭得了榮譽,將進一步提升我校解剖學科的建設水平和在全國的學術地位,擴大該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助力我校省級示范校建設工作。